中聯(lián)ZTC250H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(lián)ZTC250H汽車吊性能參數(shù)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
吊車參數(shù)應用
好的,中聯(lián)重科ZTC250H是一款25噸級的汽車起重機,其起重性能表是駕駛員和安全員在現(xiàn)場作業(yè)時必須嚴格遵守的“生命線”。下面我將通過幾個典型的應用案例,詳細說明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其起重性能表。
首先,理解ZTC250H性能表的關鍵要素
在分析案例前,必須明確性能表中的幾個核心參數(shù):
- 工況:ZTC250H通常有支腿全伸、全方位和行駛狀態(tài)(不打支腿) 兩種主要工況。我們討論的是前者。
- 幅度(工作半徑):吊臂回轉中心到吊鉤垂直下落點的水平距離。這是決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。
- 臂長:主臂伸出的長度。臂長越長,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低。
- 額定起重量:性能表上對應特定幅度和臂長下的最大允許起吊重量。實際起重量必須小于或等于此值。
- 倍率:滑輪組的結構方式,影響吊鉤的起升速度和最大起重量。
核心原則: 每次吊裝前,必須根據(jù)實際吊物的重量和計劃擺放的位置(確定幅度),查詢性能表,選擇合適的臂長,并確保所有操作都在綠色安全區(qū)域內。
應用案例
案例一:廠房內設備安裝(精確計算,規(guī)避風險)
- 場景描述:需要將一臺重8噸的設備吊裝到廠房內一個基礎上,設備需要越過一個6米高的障礙物,吊裝就位時,吊車吊鉤與設備基礎的水平距離(即工作幅度)約為10米。
- 應用性能表步驟: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已知起重量 ≈ 8噸,工作幅度 ≈ 10米,起升高度需 > 6米 + 索具高度 + 安全余量。
- 查詢性能表:翻開ZTC250H的性能表,找到“支腿全伸”工況。
- 首先看10米幅度這一列。
- 查看不同臂長下的額定起重量:
- 臂長10.4米:額定起重量為14.0噸。(遠大于8噸,但臂長可能不夠高)
- 臂長15.4米:額定起重量為10.3噸。(大于8噸,安全)
- 臂長20.4米:額定起重量為7.4噸。(小于8噸,嚴禁使用!)
- 分析與決策:
- 選擇15.4米臂長是最合適的。因為10.3噸 > 8噸,有約2.3噸的安全余量(約28%),符合安全規(guī)范。同時,15.4米的臂長足以將設備提升到所需高度。
- 絕對禁止使用20.4米或更長的臂長,因為即使在10米幅度下,其額定起重量也已低于設備重量,強行起吊會導致嚴重超載,有傾覆風險。
- 現(xiàn)場執(zhí)行:駕駛員伸出支腿,將主臂伸長至15.4米,在10米幅度范圍內進行試吊(輕輕起鉤,檢查吊車穩(wěn)定性),確認無誤后完成吊裝。
案例二:工地鋼筋籠吊裝(考慮動態(tài)負荷)
- 場景描述:在建筑工地,需要將一個重6噸的鋼筋籠吊入樁孔。由于現(xiàn)場空間狹窄,吊車必須停在較遠的位置,預計工作幅度為16米。
- 應用性能表步驟:
- 確定關鍵參數(shù):起重量6噸,幅度16米。鋼筋籠較長,需要考慮翻身和擺動產生的動態(tài)負荷。
- 查詢性能表:
- 查看16米幅度下的數(shù)據(jù):
- 臂長15.4米:額定起重量為6.7噸。
- 臂長20.4米:額定起重量為5.6噸。(小于6噸,不可行)
- 臂長25.4米:額定起重量為3.8噸。(更不可行)
- 查看16米幅度下的數(shù)據(jù):
- 分析與決策:
- 理論上,使用15.4米臂長(6.7噸 > 6噸)是可行的。但必須考慮動態(tài)負荷:
- 鋼筋籠在起升和回轉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擺動和沖擊。
- 安全規(guī)范要求保留一定的安全余量(通常建議至少10%-15%)。
- 6.7噸 - 6噸 = 0.7噸,余量僅為11.6%,處于
- 理論上,使用15.4米臂長(6.7噸 > 6噸)是可行的。但必須考慮動態(tài)負荷:

下載APP